慈溪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要)
2025年1月21日在慈溪市
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慈溪市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陈永明
陈永明作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市人民检察院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深入开展“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有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
一年来,共办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案件5041件,同比上升18.67%。其中,受理提请批准逮捕案件1291件1739人,同比分别上升9.87%、2.05%;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2853件4172人,同比分别上升2.55%、0.43%。办案量为宁波最多、全省前列,26件案件获评宁波市级以上典型案例。市人民检察院在被最高检荣记集体一等功基础上,连续八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获得全省法律监督成绩突出的集体等69项慈溪市级以上集体荣誉、个人荣誉,院机关党委连续六年获评宁波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
一、护航中心工作,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检察担当
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重拳惩治非法经营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依法批准逮捕81人,起诉248人。持续加大虚假诉讼惩治力度,依法监督纠正“假官司”案件31件,办理的一件虚假诉讼监督案,被执行企业被追究刑事责任并退缴2100余万元。联合市公安局等部门,建立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协同监管机制,让小微客车租赁微而不危。推动职能部门加强网约车管理,“双合规率”实现双提升。
助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强化“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起诉侵犯商业秘密、假冒注册商标等各类知识产权犯罪30人。构建“诉调结合”高效保护机制,督促赔偿权利人损失240余万元,有效降低企业维权成本。通过法治体检等形式,为5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各类法治服务200余次。在10家创新型企业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检察联络站,打通服务创新发展最后一公里。
强化涉企权益司法保护。“四大检察”同步发力,共办理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案件297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共计5300余万元。会同市法院等单位健全被执行企业信用修复考察机制,为企业发展增信赋能。积极发挥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作用,在商会、行业协会设立4家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直通站,一站式解决涉企纠纷19件。
二、助推社会治理,在维护高水平安全中展现检察作为
依法打击刑事犯罪。主动融入平安慈溪建设,依法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1321人,提起公诉3163人。起诉涉黑恶犯罪24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等严重暴力犯罪160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990人。起诉电诈网赌相关犯罪413人,其中涉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77人。依法办理征地拆迁领域“闪婚闪离”系列诈骗案,起诉40人。
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3439名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对轻微犯罪、初犯偶犯依法不批捕302人、不起诉880人。主动向党委政府报送9篇专题分析报告,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5份。建立不起诉前警示教育机制,强化对醉驾问题综合防治。与市司法局出台关于公证参与检察辅助事务实施细则,健全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等制度,有效破解轻微刑事案件“和解难”。
扎实开展矛盾化解。全力打造“枫桥式检察室”,圆满承办全省检察机关深化“枫桥式检察室”建设现场推进会,“四小工作法”在全省检察机关推广。严格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妥善办结各类信访613件。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凝聚村干部、道德模范、人民调解员等工作合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2起。68场公开听证会开进人大代表联络站,让代表零距离参与、监督检察履职,助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
三、恪守司法为民,在保障高品质民生中践行检察初心
保障人民群众身边安全。始终紧盯食品药品安全,起诉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28人,协同推进外卖餐饮食材虚假宣传、执业药师“挂证”等问题专项治理,保障群众吃得放心、用药安心。针对政协委员反映的物流运输企业违法经营柴油等问题,推动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18家违规企业被取缔或被要求整改。主动向市委报送交通肇事犯罪案件分析报告,协助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人大监督联动检察监督,促进减少货运企业挂而不管、一挂了之乱象。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从严惩治性侵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起诉139人。对犯罪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的,绝不纵容,起诉未成年人盗窃、聚众斗殴等犯罪63人。对罪行较轻并有悔改表现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附条件不起诉44人,协同市教育局、市妇联等部门开展精准帮教。针对宾馆、KTV、酒吧等场所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易发问题,协同加强系统治理,推动行政机关对23家重点场所作出罚款、责令停业整顿等处罚。走进校园开展各类普法活动92场,受众人数1.5万余人次,倾情守护未成年人“法治蓝天”。
强化特定群体权益保护。对权益受损的劳动者、消费者等支持提起民事诉讼17件,帮助51名非慈溪籍劳动者讨回辛苦钱133万元。聚焦工伤保险权益保障,加强与市人力社保局、市交通局、市总工会等部门协作,合力为快递小哥等新业态劳动者撑起职业安全“保障伞”。向因案致困的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24.5万元,协调落实社会救助26次,努力做到救当下、助长远。
四、强化法律监督,在推进高质效办案中扛起检察责任
做深刑事检察监督。加强刑事诉讼制约监督,对证据不足的依法不批捕132人、不起诉8人,监督立案29人、撤案5人,追捕追诉18人,对侦查活动违法提出监督意见25件。强化刑事执行活动监督,审查暂予监外执行、减刑等案件62件,2名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规定的罪犯被收监执行。积极融入反腐败工作大局,办理监委移送职务犯罪案件15件15人。
做优民事检察监督。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民事权益,办理民事检察监督案件99件。强化民事执行监督,提出检察建议58件,在办理某公司申请执行监督案中,推动对案外股权及时采取冻结措施。加强民事诉讼审判程序监督,办理案件14件,在一起审判程序监督案中,帮助当事人及时解除价值300余万元房产的诉讼保全措施。以民事和解促矛盾纠纷化解,办理案件9件,在一起股东损害公司利益纠纷中,促成双方和解,为公司挽回损失1800余万元。
做实行政检察监督。一体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9件。聚焦社会关注较高的“小过重罚”,扎实开展涉企行政生效裁判监督,实现过罚相当。稳妥推进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推动某劳务派遣公司为58名员工缴纳社保。深化行刑反向衔接,对不起诉后应予行政处罚的,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意见403件,已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71件,避免不刑不罚。
做精公益诉讼检察。紧盯公益保护重点难点,立案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3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9件,发出检察建议或开展磋商47件。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专项监督,推动20余亩被侵占的高标准农田恢复原用途。开展水利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启动省级文保单位双河堰南段修缮工程项目。扎实推进代表委员建议提案和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办理“双转化”案件14件,其中2件案件分别被宁波人大、宁波政协关注报道。
五、加强自身建设,在锻造高素质队伍中夯实检察根基
以政治建设凝心铸魂。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第一议题”等开展学习58次。全力支持配合市委巡察,切实将巡察成果转化为实绩实效。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抓实“一支部一特色”品牌创建,“小巷检察官”品牌获全省检察机关“一院一品”建设十佳成果。
以素能建设蓄势聚力。紧紧围绕“三支队伍”建设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名院、名品、名家工程,以自身过硬本领适应更高履职要求。深入开展“检察官教检察官”,赋能青年干警成长成才。5名干警入选省级以上检察专业人才库,7名干警入选宁波市级以上标兵、能手称号,涌现出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业务能手施亭羽、浙江省五一巾帼标兵侯慧敏等一批先进个人。
以作风建设正风肃纪。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决扛起全面从严管党治检政治责任。出台八小时外行为监督管理办法,开展“六大专项”整治,筑牢队伍风险防控底线。全力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职责,在信访案件联动办理、专项工作督促检查中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持续深化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始终做到有问必记录,逢案必倒查,有责必追究。
一年来,市人民检察院积极拓展渠道、创新机制,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更深入地监督检察工作,切实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检察履职。我们认真执行市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兴水治水决议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询问,专题汇报公益诉讼检察、践行“枫桥经验”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情况,全力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对9名检察官开展履职评议,办复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5件,检察工作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实现全覆盖。我们坚持开门办检察,主动向代表委员通报检察重点工作,邀请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及社会各界人士200余人次参与检察开放日等活动,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我们用心讲好检察故事,100余篇宣传稿件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法治正能量得到进一步传播。
各位代表,慈溪检察事业取得发展和进步,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市政府大力支持、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结果,也离不开市纪委监委和政法各单位的配合制约,离不开各位代表委员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检察院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新时代新征程,对标党和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检察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服务保障中心大局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呼应群众司法诉求的检察产品供给尚需不断丰富。三是监督办案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人才培养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作风建设仍需抓实抓细。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加以解决。
2025年,市人民检察院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紧紧围绕市委“三个年”专项行动总体部署,强化法律监督,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奋力开创慈溪检察工作新局面,为推动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再上台阶提供坚强司法保障。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实举措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自觉做到市委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持续做好服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工作,结合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强化对各类经营主体的依法平等保护,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盯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领域,做实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工作,护航更高水平的平安慈溪建设。
二是践行初心使命,以更深情怀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全力护航共同富裕,健全司法救助、支持起诉等检察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纵深推进“枫桥式检察室”建设,助力我市打造更多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共同富裕先行示范“金名片”。强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防治,坚决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上升势头。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助力我市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三是深耕主责主业,以更大力度提升法律监督质效。主动对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等,不断增强监督合力。抓好刑事立案、侦查活动及刑事审判监督,推进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强化民事执行活动全程监督,加大虚假诉讼等监督力度,守护群众合法权益。扎实有序推进行政违法行为监督,稳步推进行刑反向衔接,更好促进依法行政。精准规范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提升公益保护效果。进一步完善监检衔接机制,规范检察侦查工作,严惩司法腐败。
四是从严管党治检,以更高标准淬炼过硬检察铁军。始终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到秉公用权的全过程、各方面,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工作,以自身净确保自身硬。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加强对检察权运行的监督制约。坚持“守规矩、敢担当、要积极、抓具体”的工作作风,持续打造政治过硬、纪律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慈检铁军。
各位代表,日月其迈,时盛岁新。新的一年,市人民检察院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更加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慈溪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