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近日,匡堰镇戚家果蔬家庭农场残疾人共富基地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杨梅栽培技能培训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由基地精心策划的专项培训,旨在结合当地杨梅产业优势,为残疾人群体搭建就业创业的“技能桥梁”,助力其实现共同富裕梦想。
培训现场,杨梅种植领域的专家团队以“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为学员们系统讲解了杨梅种植的全流程技术。从品种特性、土壤改良到科学施肥,从病虫害防治到采摘加工,专家们结合实物案例,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操作指南。
“杨梅树需在春季疏花疏果,保留健壮花穗,长度不足5厘米的短果枝一般留1个果?,以确保果实的品质和树体的营养平衡。”专家一边示范修枝手法,一边强调技术要点。学员们听得专注,不时低头记录,并踊跃提问:“如何判断土壤酸碱度?”“无人机施肥是否适合小规模果园?”面对疑问,专家们逐一耐心解答,现场互动频繁。
“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真本事!”学员楼立权兴奋地表示,以前种杨梅全靠经验,现在有了科学方法,收入肯定能提高。”他补充道,培训还为大家搭建了交流平台,学员们互相分享种植经验,感情更加深厚。
培训结束后,一场科技助农演示引发学员们浓厚兴趣。基地邀请的无人机专业团队操控农业无人机腾空而起,精准完成种植物资的运输和施肥作业,高效、省力的操作方式让学员们惊叹不已。“传统人工施肥一天只能覆盖3亩地,无人机效率提升4倍以上,特别适合山地果园。”戚家果蔬家庭农场负责人戚迪锋介绍道。
此次培训是匡堰镇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又一举措。从去年开始,该镇依托特色农业产业打造残疾人共富基地,通过基地与学员结对开展“培训+就业+创业”全链条帮扶,已累计带动该镇南部山区22户残疾人家庭成员掌握一技之长。随着杨梅季临近,参训学员将把所学技能应用于实际生产,用汗水浇灌出属于自己的“共富果实”。全媒体记者 龚益 通讯员 陈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