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因为一条辟谣“掏粪工5天工资8100”新闻的爆火,“白天开粪车、晚上开奔驰”的“掏粪小伙”潘浩男被全国上百家媒体及自媒体报道、转载,昨天还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俨然已是个名人。让记者带你走近他,倾听他的故事。
昨天傍晚5点,“95后”小伙潘浩男和工人一起开着吸粪车来到我市一家大型超市的侧门,他们要在这里一起冒雨清理两个化粪池,预计共清运6车粪便。拿取吸粪管时,潘浩男习惯性地撅起嘴巴,努力用嘴唇堵住鼻孔,这是他自己发明的“堵臭法”。
“我特意查了一下,网上说能被《人民日报》报道的话,说明我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力已经很厉害了!”说及此事,潘浩男很是骄傲,这个曾经不被看好的职业不仅给他带来了一定的财富,也让他终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不过,潘浩男并未被泼天的流量影响太多,“客户一个电话,我马上就去。”他说。
坚守,他用行动说服了父母
潘浩男也不是一开始就决定子承父业的,毕竟一直到高中时,他才刚刚有勇气向同学承认家里是“掏大粪的”。2021年,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影视编导专业毕业后,潘浩男在我市一家影视公司找了一份短视频拍摄制作的工作,每个月收入有9000元左右,工作体面、收入稳定。然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弟弟需要经常到上海、杭州等地治疗,潘浩男为了陪同弟弟就医,不得不长期请假。“再加上我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思考,我觉得还是‘掏大粪’这个行业更适合我。”潘浩男说。
不出意外的,潘浩男的决定遭到了全家人的强烈反对。潘浩男4岁那年,父亲潘锋和母亲陈珊带着他,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来到慈溪打工。像无数白手起家的夫妻一样,潘锋和陈珊勤俭又肯吃苦,从一开始清洗煤气灶、油烟机,到后来清理粪污、疏通管道,终于在慈溪买房买车,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也将儿子培养至本科毕业。没想到儿子竟然还想从事这份“又臭又脏、被人看不起”的工作。但潘浩男心意已决,他用了一年的时间,向家人证明了自己的决心和能力,最终说服了父母。
但真的干起这活来,确实也是不轻松的。前段时间连日高温,潘浩男和妈妈一起开着吸粪车来到周巷的一个工地进行清理工作。铁钩掀开化粪池盖子的瞬间,浓烈的气味让两人当场就吐了。“从小就习惯了这个工作,但是有时候闻到味道,身体还是会本能地反胃和恶心。”潘浩男无奈地说。更多的艰苦,潘浩男不愿细说,只是乐观地笑着,一句带过。
网缘,他的踏实迎来了爱情
工作之余,潘浩男在多个短视频平台注册了账号“江浙沪粪王浩男”,经常在上面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和生活点滴,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特长为这份工作赋能。“掏粪工时传祥‘辛苦我一人,洁净千万家’的精神曾经激励了很多人,我也希望能像他一样,让大家认识到我们工作的价值。”潘浩男说。“95后”、本科学历、掏大粪……这些关键词的叠加,再加上并不常见的工作内容,很快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也让大家对粪便清运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对潘浩男的工作表示理解和尊重,还有人称赞他为行业正名。“你看这条评论写得多好:粪车装的是责任,奔驰载的是日子,职业从无高低,把平凡活成精彩,才是真本事。”潘浩男将一些夸他的评论截图下来,保存在手机里,用于激励自己。
潘浩男的女友李雅晴也是通过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爱上他的。李雅晴在安徽亳州做幼师工作,在网络上相识相爱后,为了支持男友的事业,在家人的认可下辞掉工作来到了慈溪,这让潘浩男更受鼓舞:“我希望更多年轻人能通过我的短视频变得更积极向上,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还希望更多人建立正确的择偶观,不要只看身高相貌,品质上的闪光点更为重要。”关于二人婚礼,潘浩男畅想了一个特别的画面:“我要用一排刷得干干净净的粪便清运车做婚车,这一定是独一无二的婚礼。”但李雅晴并不太能接受这么“独特”的婚车,于是潘浩男又开始考虑“双车队”的可行性。
梦想,他期待用科技改变行业
“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去市区一家宾馆干活,老板不小心多给了200元,爸爸到家发现后,又大老远回去把多余的钱送回,老板很感动,后面20多年的活都让我爸干了。”潘浩男回忆说,这样的事情很多,爸妈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总是将“好好干活、多做为人民服务的事”这样的话挂在嘴上。言传且身教,潘锋作为行业内小有名气的志愿者,经常无偿为老人、困难家庭服务,街道、民政局给他颁发的证书在家叠了一摞。长期耳濡目染,潘浩男也有着与同龄人不相符的踏实勤奋,并时常抚慰父母:“我们挣的钱干干净净,再说这活儿总要有人干的,我们不干谁干呢?”
踏实工作的他,对于行业的未来发展有很多思考:“我要把这个行业做得更规范,进行公司化运营,让从业者更有尊严,同时给社会带去更多正能量。”更长远的想法在目前看来有些不切实际,“我们吸粪后要开很远的路去处理中心,最好能借助科技的力量就地处理,转化成某种生物资源或能源。我要是有能力来做这个粪便再利用的事情就好了。”全媒体记者 张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