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近年来,我国幼儿龋齿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根据最新数据,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高达?70.9%?,意味着每10个5岁幼儿中约有7个患有龋齿。幼儿龋齿为何如此高发?又该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呢?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副主任丁建烽医生提醒家长,吃甜食、喂夜奶、清洁不到位是引发儿童龋病的主要后天因素,但“乳牙不需治”却是家长们最大的误区。
“饮食习惯是幼儿龋齿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幼儿大多喜爱甜食,像糖果、蛋糕、饮料等,这些食物富含糖分。当孩子进食后,口腔中的细菌会迅速分解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就像‘牙齿小怪兽’,会逐渐侵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使其脱矿变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龋齿。”丁医生解释。
口腔卫生习惯不佳也是关键因素。“幼儿自我清洁能力有限,如果没有家长的悉心引导和帮助,很难做到有效刷牙。有些孩子刷牙敷衍了事,随便刷几下就结束,无法彻底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菌斑。”丁医生还提到一些有喝夜奶习惯的低龄儿童,喝完就睡,根本没有清洁牙齿的习惯。
此外,幼儿咀嚼能力较弱,食物容易残留在牙齿缝隙和窝沟处,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温床。多种因素结合下,幼儿龋齿频发。“很多家长认为乳牙会很快脱落无需治疗,但事实上,乳牙龋齿的危害不单单是牙齿表面出现黑斑或者龋洞。”丁医生提醒。孩子在两岁半左右萌出完20颗乳牙,但要到12-13周岁才能全部替换为恒牙。一旦孩子乳牙患龋不能及时就诊,严重者发展为牙髓炎、根尖周炎,不但引起疼痛,影响进食,还可能造成偏侧咀嚼,影响面颌发育。甚至一些患儿因根尖反复发炎,影响到恒牙胚的发育,导致恒牙发育不全。
那么如何预防幼儿龋齿?这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在饮食方面,要控制孩子对甜食的摄入量,尽量减少吃糖的频率,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至关重要。
丁医生建议,从孩子长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家长就要用干净的湿纱布或指套牙刷为孩子清洁牙齿。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要教他们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圆弧刷牙法、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合适的含氟牙膏,增强牙齿的抗酸性。有需要的还可以进行乳牙涂氟和窝沟封闭治疗。”丁医生建议家长,在孩子长出第一颗乳牙后来一次口腔科,接受健康宣教,学会如何正确护理孩子的牙齿健康,同时养成每半年看一次牙医的习惯,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早期的龋齿问题。全媒体记者 冯梦苓 通讯员 黄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