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聚焦创新强市建设重大任务,明确了慈溪以创新引领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宁波市委全会对于创新工作的要求部署,结合慈溪实际创造性抓好落实,持续强化创新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积蓄更强动能。我们要提高站位,深刻把握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增强创新强市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塑造符合时代潮流的慈溪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破除思想视野局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倘若固守怕难畏错的保守心态,创新活力必将弱化消退,势必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错失先机、陷入被动。要坚决破除“不愿创、不敢创、不会创”的思想桎梏,始终保持敢试敢闯、敢干敢拼的昂扬锐气,勇于挺进“无人区”、探索“深水区”。特别是要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着力前瞻布局、精准落子;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前沿交叉领域,力求率先突破、抢占高地,全力跑出创新“加速度”,制胜新领域新赛道。
要持续提升创新能力,破解发展瓶颈制约。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深化“企业为主体、人才强支撑”创新机制。一方面,要持续凸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引导科技领军企业发挥龙头作用,聚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群体规模,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健全“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努力推动构建大中小微科技企业各尽其能、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另一方面,要强化人才支撑,牢固树立“大人才观”,不拘一格“引育留用”人才,构建结构更优、能力更突出的人才梯队,不断浓厚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城市氛围,让人才活水充分迸发涌流。
要全力激发创新活力,集聚更强发展动能。制度创新是激发创新要素活力的关键所在,必须坚持通过制度创新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藩篱,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扩大科技有效供给、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完善制度保障,综合运用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打好“组合拳”,最大限度调动创新主体积极性创造性。要全面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误”的创新环境,为创新实践松绑减负,着力构建“人人皆创新、时时思创新、处处促创新”的良好创新生态,使创新星火形成燎原之势。
群舟竞渡,唯奋楫者先,唯创新者强。慈溪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以创新为船向着壮阔目标扬帆起航,任凭风高浪急,努力在新时代新征途上续写慈溪高质量发展的奋进篇章。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