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这是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籽’,我们各民族就像它们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近日,胜山镇大湾村暑期假日学校的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王富康的生动讲解,让孩子们在跟读56个民族名称的朗朗声中,埋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这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课,正是大湾村多元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作为胜山镇服装布料加工核心区,大湾村吸引了壮族、苗族、侗族等众多少数民族同胞在此安居创业。车间里,缝纫机声奏响共富乐章;村口餐馆,苗家风味温暖异乡人;“村晚”舞台上,民族歌舞绽放光彩;“邻里家宴”中,特色美食拉近心的距离。各民族同胞早已成为乡村发展的生力军,共同绘就“我们的家园·一家亲”的鲜活图景。
今年以来,大湾村以创建宁波市民族团结进步村为契机,让“我们的家园”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里,形式多样的邻里活动让新老村民欢聚一堂;升级改造的乡风文明馆中,壮族绣球、苗族银饰、侗族盛装等“文化名片”静静陈列,成为各族群众增进认同、增强归属感的精神桥梁,让“多元、融合、幸福、美好”的家园愿景落地生根。
这堂童心课堂亦是胜山镇民族团结工作的缩影。近年来,该镇通过强化组织保障、深化宣传教育、搭建服务平台等举措,持续推动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让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家园共富路上不断巩固发展。
“民族团结是发展之基、和谐之本。”胜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大湾村创建工作为示范,持续深耕‘各民族一家亲’的土壤,通过更多浸润人心的活动、更暖民心的服务,让各民族同胞在胜山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家园共富路上常开长盛。”
全媒体记者 龚益 通讯员 翁胡晶 徐梦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