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讲课不到半小时嗓子就哑了,喝水也不管用!”“孩子变声期后声音一直嘶哑,是不是声带长东西了?”“喉咙总像卡了东西,咳不出咽不下,太难受了!”……这些困扰,你是否也经历过?
嗓音是我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但很多人忽视了它的健康。日常生活中,教师、主播、销售等职业用嗓者,常常面临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的困扰;儿童因大喊大叫或处于变声期,容易出现嗓音异常;中老年人则可能因长期咽喉不适影响生活质量。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嗓音专病门诊陈丹月医生提醒:嗓音问题不是小毛病,硬扛可能让问题恶化,科学护嗓才能让声音长久清亮。
嗓音如同人体自带的乐器,由声带振动与咽喉、鼻腔等共鸣腔共同协作产生。当声带出现水肿、息肉、结节,或咽喉肌肉功能失调时,就会出现声音嘶哑、干痛、说话费力等问题。王女士经营一家小店,平时说话快、用嗓多,发声累了就勉强硬撑。她因声音嘶哑1个月就诊,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右侧声带前端有息肉样凸起,声门闭合不佳。陈医生结合她的用嗓特点,指导她调整呼吸和发声方式,并配合少量药物缓解喉部炎症。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王女士改变了错误的用嗓习惯,复查时声带已恢复平整光滑,且嗓音质量明显改善。
陈医生指出,日常门诊中像王女士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自查以下情况应及时就诊:职业用嗓人群如教师、主持人、销售、歌手等,出现持续声音嘶哑、说话费力,休息后无缓解;儿童嗓音异常,如孩子频繁清嗓子、大声喊叫后声音变哑,或变声期后声音低沉、粗糙;反复咽喉不适,总感觉喉咙有异物、干燥、灼痛,晨起刷牙恶心,或伴随频繁干咳;检查发现声带息肉、结节、水肿、白斑,或声带麻痹、反流性咽喉炎等声带相关疾病;声带手术后需要嗓音功能评估与康复训练,避免复发。
72岁的徐阿姨喜欢聊天,说话大声,因“反复声嘶6个月”就诊,此前服药两个多月未见好转。经检查发现右侧声带息肉较大,陈医生建议行支撑喉镜微创手术。术后麻醉刚醒,徐阿姨就感觉“嗓子亮了”,住院仅2天即康复出院。术后,医生还为她制定了科学的护嗓方案,包括正确用嗓习惯和颈部肌肉放松训练,随访显示恢复良好。“与传统耳鼻喉科不同,嗓音专病门诊通过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并提供呼吸、发声等全周期专业指导,帮助解决嗓音问题的根源。”陈医生介绍说。
最后,陈医生提醒:嗓音健康需要日常维护,初期的声带水肿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结节、息肉。尤其是职业用嗓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嗓音健康筛查,就像给声带做体检,防患于未然。
全媒体记者 韩雅依 通讯员 孙武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