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农民演说家卢炯,周巷红色藏品展示馆的讲解员。作为“80后”收藏家,不仅是周巷镇天潭村的轮值村主任、文艺村长,也是慈溪市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积攒了上万册珍贵的红色书籍。
核心观点:
“让红色藏品活起来,也让更多的人触碰历史的脉搏、聆听红色藏品背后的故事。”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是人民音乐家王莘。王莘与慈溪有很深的渊源,慈溪是王莘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他奔赴延安的始发地。
我通过4件藏品,来讲讲王莘与慈溪的故事。
这4件藏品分别是1件《歌唱祖国》的出版样品,3件王莘的签赠本,均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王莘能创作出《歌唱祖国》这一经典的爱国歌曲,与他的红色革命经历分不开。
1937年5月,王莘在宁波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遭到了追捕。于是,他离开宁波来到了慈溪。在慈溪,他继续组织剧团和歌咏队,以文艺的形式向民众宣讲抗日救亡的道理。
王莘在慈溪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如今的宗汉、浒山、周巷这一带。他与在宗汉润德学堂(润德小学的前身)教书的进步青年马承烈志趣相投,成为好友。白天王莘在润德学堂活动,晚上住在马家路的马家祠堂,与马承烈一起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渴望抗日的王莘,向往着革命圣地延安。4个月后,1937年9月,他与在慈溪的10多名爱国青年组成“战时流动宣传队”,从慈溪出发奔向延安。而后,王莘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成为了一名人民音乐家。1950年国庆前夕,在天安门广场有感而发,创作了《歌唱祖国》这首歌。
如今的慈溪,正如歌中所唱,富裕而美丽。我还与我市青瓷瓯乐团一起编排了“青瓷瓯乐演奏红歌”节目。本地小朋友与在慈的各民族小朋友,一起用瓯乐奏响《歌唱祖国》,用童声唱响《歌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