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附海镇先锋厂门前的夜市渐次亮起霓虹,20辆色彩相间的“乡村文明餐车”如星辰列阵,LED灯牌点亮“附海先锋,文明共筑”标语。工业区里“餐饮区”的文明图景,得益于附海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用“刚柔并济”的治理智慧,既保留了夜市动人的烟火气,又构建了现代治理所需的秩序美。
附海镇南工业区作为当地重要的产业集聚区,是附海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涵盖家电制造、五金加工等多个领域,汇聚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工人,每到饭点,流动摊贩就大量出现,他们为工人们提供了便捷的用餐选择,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比如摊位随意摆放导致道路拥堵,垃圾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油烟弥漫影响周边空气质量等。
面对昔日流动摊贩“打游击”式的管理困境,附海镇以“三统一”工程破局。先是在工业园区核心地段先锋厂门口规划1000平方米“乡村文明集市”专区,由园区企业赞助建设标准化水电桩、卫生间、广告牌、亮灯工程等,统一规范设摊经营。这一举措既为摊贩们提供了稳定的经营场所,又改善了园区的整体环境。其次,经营人员自行采购“乡村文明餐车”,餐车规范统一,打破传统的收租和销售模式,降低经营成本。餐车设计合理,功能齐全,既保证了食品加工的安全卫生,又提升了摊贩们的经营形象。同时,经营人员统一办理“三证”,临时占道经营许可证、“三小一摊”登记卡、健康证等信息亮墙可查。这种“政府搭台、企业扶持、摊主唱戏”的模式,让漂泊多年的小贩们拥有“持证上岗”的尊严,也增强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2020年,第一辆“乡村文明餐车”从附海南工业园区起步,经过五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三处点位共计60辆餐车,分别是物流中心“乡村文明餐车”点位,主要经营早餐,为早起上班的工人提供热气腾腾的早点。宝尔马“乡村文明餐车”点位,主要经营中、晚餐,菜品丰富多样,满足工人们不同的口味需求。先锋厂“乡村文明餐车”点位,主要经营晚餐、夜宵,让工人们在忙碌一天后能享受一顿美味的夜宵放松身心。三个“乡村文明餐车”点位做到时段全覆盖,全方位保障工友的用餐需求。
如今,这方霓虹璀璨的夜市已成为特殊“民生温度计”:日均几千人次的客流量托起32个家庭的生计。零投诉的奇迹背后,是执法人员日均1万步的巡护轨迹。执法记录仪记录下的不仅是规范经营,更有一次次上门询问经营困难并帮他们解决的诚意。连集市入口处的灯牌也已超越传统指引功能:将生硬的“禁止占道”“禁止摆摊”转化为“规范停车,美味更安心”的温情提醒。并为每家摊位定制“特色菜”广告位,让“陈阿姨烧饼铺”的临淮烧饼在光影中流淌,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五年时间,从原来的“猫捉老鼠”,到现在的“乡村文明餐车”固定点位,摊贩们终于不用提心吊胆地经营;从原来的“脏乱差”,到现在的垃圾统一分类、专人收取,环境卫生改善明显;从原来简单粗暴的流动摊贩整治,到现在的互动治理,构建了更加和谐的社会治理体系。“管理不是目的,让新慈溪人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在此也能过上好日子才是根本。”附海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人郑松清道出治理真谛。
全媒体记者 杨贯 通讯员 何歆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