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悄悄静幽幽,花烛高烧暖心头,喜气洋洋难抑制,这姻缘百折千磨方成就……”“对面坐着是我心爱人,可叹我有目不能看……”这些都是越剧尹派著名票友、有慈溪“越剧王子”之称的俞祥经常在舞台上演绎的越剧经典唱段。纯正的唱念、靓丽的扮相、精湛的表演,总能让台下戏迷如痴如醉,掌声雷动。俞祥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慈溪市戏剧家协会理事,也是“慈溪超有戏”2025金黄道地戏曲大会的戏曲推介官之一。
俞祥今年52岁,出生于长河镇高兴村,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草帽之乡。童年时,家家户户编草帽的场景里,收音机中流淌的越剧曲调成了他最熟悉的声音。“我们一边编草帽一边听收音机,戏曲氛围特别浓,然后我就慢慢地喜欢上了越剧。村里的长辈们就是我的越剧启蒙老师。”俞祥介绍,他从小渴望成为一名越剧演员,希望有一天能站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可是,那时候家里经济窘迫,没有条件支持他去越剧学校学习。虽没能如愿走上专业道路,但这并不妨碍俞祥对越剧的喜爱,无论是在老家编草帽、卖棒冰贴补家用时,还是去宁波的码头铲泥沙谋生时,他总能忙里偷闲听戏学唱解解瘾。
25岁那年,在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下,俞祥报名参加了慈溪首届戏曲演唱大奖赛。最终,他从168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了20强。评委老师的认可,观众的喝彩,让俞祥重拾对越剧表演的憧憬与渴望。通过这次比赛,俞祥有了自己的第一批“粉丝”,也让他认识了许多有着共同爱好的朋友。俞祥家成了大家的聚会场所,围坐在一起交流表演心得,成了他们的一种休闲活动。聚集的人多了,俞祥和朋友们便在自家门口开起了戏迷演唱会,引得附近村民围观。
“记得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全国各地都在捐款捐物,我也想着能否为之做些什么。”俞祥说,考虑再三后,他想到了自己出钱举办慈善义演,将募得的善款全部捐给了灾区。从此之后,俞祥每年都个人出资组织举办公益戏剧演唱会。唱戏不仅是俞祥的爱好,还成为了他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公益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一份贡献的方式。
“其实我也是一直在不断学习、总结、改进。记得我之前参加浙江电视台戏曲比赛,连续四次都没有拿到周擂主。但我没有放弃,我从自身找原因,好的把握住,缺点改掉,最后拿到了年度总冠军。”俞祥说,通过努力自学、票友交流和名师指导,他不断积累越剧理论知识、精进演唱表演技能,曾获全国戏曲“良渚杯”金奖及十大名票,全国越剧大奖赛金奖第一名,浙江卫视《戏迷擂台》节目年度总冠军,两次获全国戏剧红梅大赛专业组金奖,成为了一位越剧“尹派名票”。
在俞祥的影响下,两个女儿俞淇和俞格格也都打小就学唱戏、爱唱戏,《玉蜻蜓·认子》《梁祝·回十八》《碧玉簪·手心手背都是肉》等越剧经典唱段信手拈来。两个孩子还分别荣获第11届和第17届全国戏曲“小梅花”金奖,远至内蒙古包头都有她俩的忠实粉丝,成了让父亲骄傲的新一代戏剧传承力量。“大女儿现在是一名音乐老师,小女儿在南京越剧团工作。月初我和二十多位大牌头艺术团的戏友们还去看了小女儿的演出,她演的是《少年英雄杨家将》佘太君,有好多大学生排队去找她签名。”每每谈到两个女儿,俞祥眼里都闪着光芒。
作为“慈溪超有戏”2025金黄道地戏曲大会的推介官,俞祥对这场家门口的戏曲盛宴赞不绝口:“‘超有戏’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既让戏迷们大饱眼福,也为戏曲传承注入新活力。”他期待更多人能通过这个舞台感受越剧魅力,加入戏曲传承的行列,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全媒体记者 李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