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周巷镇以村庄治理4.0版本“芯空间”行动为抓手,通过与宁大科院周巷校区、建工学院和艺术学院的深度合作,10个重点村率先发力,全域推进美丽庭院和美丽区块建设,共同绘就景美人和的乡村治理“周巷样板”。
据了解,“芯空间”理念是当代城市更新和社区建设的重要创新方向,其核心是通过立体化空间重构实现社区级公共空间聚合、组团级邻里空间嵌入、单元级渗透式空间三大功能层级。“既响应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集约利用的需求,又实践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思想,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路径。”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3月行动启动以来,周巷镇各村围绕“拆违建、清死角、补短板”主线,以“微改造、精提升”为路径,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小而美的乡村景观。原本单调的街巷通过墙绘、小品、护栏等艺术化设计,变身“网红打卡点”。周邵村邀请高校师生创作乡土复古打卡墙,海江村以低成本打造彩虹护栏风景带,实现从“素颜”到“美颜”的蜕变。这些创意改造既保留了村庄原有风貌,又注入了文化活力,赢得村民连连称赞。
在提升颜值的同时,各村聚焦村民“关键小事”,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民生细节。杂物堆积的卫生死角被清理后改建为休闲广场,破损路面重新硬化并增设停车位,房前屋后的闲置空地化身“共享菜园”……通过精准发力,曾经的“堵点痛点”转化为“幸福亮点”。潭东村一位村民感慨道:“以前家门口杂物乱堆,现在散步有花园,停车有泊位,日子越过越舒心。”
目前,周巷镇村庄治理已从“点上突破”迈向“全域深化”。除10个先行村外,其余村庄也紧扣治理要求,稳步推进环境整治和功能升级。校地合作的“芯空间”项目更为治理注入专业力量,高校团队参与规划设计,学生实践与乡村需求紧密结合,形成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从一砖一瓦的改造到全域面貌的提升,周巷镇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群众期待。
全媒体记者 何晨薇 通讯员 阮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