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面的沙沙声、孩童的惊叹声、蒸锅里飘出的甜香……近日,在逍林镇水云浦村“小满”共富工坊里,一场热闹的非遗体验课温情上演。十几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小候鸟”围在非遗美食满月团传承人岑浓珍师傅身边,跟着她学做这道承载着慈溪民俗记忆的传统糕点,“小候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慈溪传统文化。
“相传很早以前,男女结婚礼成后,女方要连夜裹圆的‘钳欢’和桃子形状的‘钳欢’,第二天挑着幢篮送到男方家。”岑师傅的讲述拉开了活动序幕,她举起手中刚捏好的满月团,“你看这圆形的‘钳欢’像朵盛开的花,花瓣层层舒展,寓意着并蒂花开、一生富贵呢。”话音刚落,只见她手指翻飞,一捏一钳间,原本普通的面团就变成了一朵精致的“花团”,“小候鸟”们看得眼睛发亮,忍不住发出阵阵惊叹:“哇,好漂亮!”
终于到了动手环节,孩子们跃跃欲试。揉圆面团、小心打孔、填入馅料——看似简单的步骤,实际操作起来却藏着不少门道。“哎呀,馅露出来了!”“我的面团总也揉不圆……”工坊里不时传来懊恼又好笑的声音,但没人愿意放弃。有的孩子学着岑师傅的样子慢慢捏花瓣,有的专注地往面团里塞满满一勺豆沙,笑着说要“把甜味都包进去”。红的、黄的、青的、白的,成品虽然歪歪扭扭,却盛满了孩子们的认真与好奇。
共富工坊的烟火气里,老手艺正焕发新活力。当热气腾腾的满月团出锅,香甜的气息瞬间裹住整个工坊。孩子们捧着自己做的团子,轻轻咬下一口,嘴角上扬。这枚带着体温的糕点,不仅让他们尝到了慈溪的味道,更让他们记住了:原来传统可以这样生动,文化可以这样温暖。
全媒体记者 李珍燕 通讯员 陈程程 李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