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傍晚,“恰遇金秋·周巷好物周”主题活动在周巷镇文化宫广场拉开帷幕。灯火通明,人流涌动,一张张摊位整齐摆开,丰富实用的“好物”,点亮了“夜经济”,升腾了“烟火气”。
一个地方的“好物”,最能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历史地理渊源。活动现场20余个特色摊位展示了20多个当地产品,既突出了本地传统美食“从田间到餐桌”的新鲜度,又体现了周巷小家电生产基地的产业优势,聚焦智能属性,展销当地特色小家电产品。同时兼顾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展示“方桥竹篮”“麦秆画”等非遗作品,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周巷具有小家电生产基地的产业优势,吹风机、咖啡机等特色小家电产品也在集市集体“亮相”。记者在本地知名企业“月立”的摊位前,看到几款不同造型的吹风机。工作人员表示,这几款产品都拥有不错的市场份额,涵盖不同价位,体现了“月立”不断推陈出新,追求卓越的理念。这些吹风机很受追捧,刚摆摊一会,已经销售了十几只。
当晚,最受大家欢迎的是本地的几个特色小吃摊位。拥有30年历史的埋沟桥月饼摊前,始终客流不断。摊主徐逸锋介绍,当天自己准备了火腿、椒盐、夹沙、蛋黄等传统口味的月饼。“对我们的月饼来说,每年的中秋旺季是7月开始的。”徐逸锋说,30年不变的味道,主要还是因为真材实料,真心对待顾客。
另一家万寿桥头烧麦在当地也传承了38年。现场制作的面皮中间厚边缘薄,当场蒸熟后晶莹透亮,韧而不破。不少人现场买上一笼,就着辣酱吃了起来。带着孩子来逛集市的孙女士表示,自己来自隔壁余姚的朗霞街道,这次听到“好物周”的消息,果断带着孩子来赶集,“味道好是硬道理。这次和孩子一次吃到周巷各地的小吃,跑一趟也觉得特别值得。”
在宁波非遗方桥竹篮摊位上,摆着几只颜色各异、花纹古朴的方形竹篮,吸引了不少人关注。非遗传承人卢杰介绍,方桥竹篮过去用于放置书籍和笔墨砚台等文具。制作上费工费时,一年做不了几个,因此价格不菲。过去,一些家庭会在女儿十二三岁时订制一到两个,作为女儿出嫁时的嫁妆,现在则主要用于收藏。当晚前来赶集,主要在于展示本地独特的非遗文化。
当晚,除了广场上的好物周集市流光溢彩、热闹非凡,为期三天的周巷镇文化宫内越剧戚毕经典剧目演唱会也正在演出。精彩的表演,吸引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戏迷捧场。周巷镇相关负责人朱镪祥表示,这次周巷戏曲周、好物周双周联动,希望能让每一位市民朋友收获难忘的回忆和真正的实惠。
据介绍,周巷好物周除了13日、14日两天在周巷镇文化馆举办外,15日、16日两天(10:00-16:30)将转移至市政务服务中心。欢迎城区居民就近赶集,走进周巷的烟火深处,触摸小镇心跳,品尝时光滋味。
全媒体记者 杨贯 通讯员 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