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这批绿花菜秧苗再有一周就能出苗,已经被周边的种植大户预定完了!”近日,在新浦镇一帆果蔬农场的连栋大棚内,负责人徐晓飞正忙着查看育苗盘里的秧苗长势。大棚内,两条崭新的育苗流水线匀速运转,基质土与种子精准配比、自动装盘、传送带输送一气呵成。
作为镇农合联理事单位,一帆果蔬农场深耕育秧育苗行业已有十余年。如今,农场已建成60亩标准连栋育苗大棚,形成了“绿花菜、白花菜、包心菜、大白菜”四大主力品种体系,其中绿花菜秧苗占比达80%,成为本地优质秧苗供应的“主力军”。凭借成熟的培育技术,农场秧苗出苗周期缩短至28天,成活率稳定在90%以上,年供苗能力覆盖5000-10000亩耕地,满足了市内众多种植大户的规模化种植需求。
“过去农户自己播撒种子,不仅出苗率低、长势不均,还得耽误半个多月的生长周期。”徐晓飞介绍,农场采用“预定订单+代育加工”模式,农户只需提供种子,农场按0.1元每株的价格收取加工费,就能培育出健壮整齐的秧苗。这种模式不仅缩短了农户的种植周期,降低了育苗风险,更通过标准化培育实现了“一株好苗带活一片良田”的成效,相较于传统播种模式,每亩可减少成本投入300余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农场的技术创新与坚守。从最初的小棚育苗到如今的标准化大棚,从人工播种到机械化作业,农场始终坚持自主摸索育苗技术、亲手搭建种植基地、主动对接销售渠道。今年,农场投入15万元引进两条育苗流水线,将育苗效率提升3倍,单日可完成20万株秧苗的播种作业,彻底改变了传统育苗“靠天吃饭、凭经验干活”的状况。
这十年,在农合联的助力下,农场获得了技术培训、资源对接、政策补贴、品牌背书等多重支持。徐晓飞也始终牢记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的责任。如今,农场的秧苗不仅供应市内的种植大户,还辐射到周边的小农户,通过“订单共享、技术互帮”的方式,让更多农户享受到高效育苗的红利。“接下来,农场计划推出育苗技术指导和配套农资推荐服务,把十多年的育苗经验分享出去。”徐晓飞表示,未来农场还将与其他农合联会员抱团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互通,进一步拓宽销路,让育秧产业惠及更多农户。全媒体记者 鲁奕呈 通讯员 俞晓淑 祝赛男 胡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