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慈溪新闻

创“预定订单+代育加工”新模式
新浦一农场 专业育秧卖服务
2025-11-25 08:56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慈溪新闻网讯 “这批绿花菜秧苗再有一周就能出苗,已经被周边的种植大户预定完了!”近日,在新浦镇一帆果蔬农场的连栋大棚内,负责人徐晓飞正忙着查看育苗盘里的秧苗长势。大棚内,两条崭新的育苗流水线匀速运转,基质土与种子精准配比、自动装盘、传送带输送一气呵成。

  作为镇农合联理事单位,一帆果蔬农场深耕育秧育苗行业已有十余年。如今,农场已建成60亩标准连栋育苗大棚,形成了“绿花菜、白花菜、包心菜、大白菜”四大主力品种体系,其中绿花菜秧苗占比达80%,成为本地优质秧苗供应的“主力军”。凭借成熟的培育技术,农场秧苗出苗周期缩短至28天,成活率稳定在90%以上,年供苗能力覆盖5000-10000亩耕地,满足了市内众多种植大户的规模化种植需求。

  “过去农户自己播撒种子,不仅出苗率低、长势不均,还得耽误半个多月的生长周期。”徐晓飞介绍,农场采用“预定订单+代育加工”模式,农户只需提供种子,农场按0.1元每株的价格收取加工费,就能培育出健壮整齐的秧苗。这种模式不仅缩短了农户的种植周期,降低了育苗风险,更通过标准化培育实现了“一株好苗带活一片良田”的成效,相较于传统播种模式,每亩可减少成本投入300余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农场的技术创新与坚守。从最初的小棚育苗到如今的标准化大棚,从人工播种到机械化作业,农场始终坚持自主摸索育苗技术、亲手搭建种植基地、主动对接销售渠道。今年,农场投入15万元引进两条育苗流水线,将育苗效率提升3倍,单日可完成20万株秧苗的播种作业,彻底改变了传统育苗“靠天吃饭、凭经验干活”的状况。

  这十年,在农合联的助力下,农场获得了技术培训、资源对接、政策补贴、品牌背书等多重支持。徐晓飞也始终牢记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的责任。如今,农场的秧苗不仅供应市内的种植大户,还辐射到周边的小农户,通过“订单共享、技术互帮”的方式,让更多农户享受到高效育苗的红利。“接下来,农场计划推出育苗技术指导和配套农资推荐服务,把十多年的育苗经验分享出去。”徐晓飞表示,未来农场还将与其他农合联会员抱团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互通,进一步拓宽销路,让育秧产业惠及更多农户。全媒体记者 鲁奕呈 通讯员 俞晓淑 祝赛男 胡松杰

   责任编辑范田圆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我...
说“闻”解字·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
亲子探秘自然角
“浙BA”热吹进幼儿园
便民服务暖人心
山水相逢处,一堰定“匡堰”
我市年报智能化服务工作入选长三角信用...
余志明送出“金奖番茄苗”助残疾农户增收
雷笋、冬笋大量上市
抗美援朝老兵傅万久获爱心企业暖心援助
“横有心意·河你惠玩”好物周启幕 特色...
新浦一农场 专业育秧卖服务
附海稻田运动会绘就“溪上稻乡”振兴图景
逍林五年大投入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各地推动全会精神宣讲“声”入人心
锻强创新第一动力 放大制造特色优势 实...
研究部署我市智能家电品牌提升工作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新华社推出系列微纪录片《总书记关心的...
探寻新时代发展足迹|“硬核”港口,何...
一块石头的故事
解码“十五五”|擦亮“投资中国”金字招牌
习近平《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座...
学习·知行丨习近平情系文艺事业发展
杭州92岁老人摔倒在家中被救,猫猫队或...
浙江土特产家底有多丰厚?来农博会一站...
新设立的这个机构,专为浙商出海服务
钱江观潮丨王德花:从灶台走向舞台
钱江观潮丨“群侠”际会,搅动流量山水间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