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携手“黔”行奔小康 >> 扶贫故事
把青春书写在黔西南的扶贫路上
——记慈溪市中医医院主治中医师潘宗海
http://www.cxnews.cn  慈溪新闻网  2019-03-25 11:03

  十根毫针,在指腹的轻捻下,分别稳稳地扎入患者脑部穴位。行针20分钟后,开始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康复,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四肢硬化。安龙县人民医院内,每一天,潘宗海都会来到医院的ICU病房,为其中一位年仅18岁、因摔伤头部导致长时间昏迷的患者李宝(化名)进行治疗。

  李宝在术后昏迷了近两个月,半个月前才刚刚有了苏醒迹象。“不能让他年纪轻轻就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会诊后,潘宗海所在的中医康复科参与了治疗,运用针灸进行头部刺激。一个星期后,李宝的一只眼睛可以睁开了,情况有了出乎意料的好转,家属喜极而泣。每天治疗后,潘宗海还会在李宝的耳朵边说上几句鼓励的话,“你还年轻,完全可以好起来”“今天表现很棒,再接再厉”……即使李宝仍然无法做出任何反应,“还是期待着他跟我应声的一天。”潘宗海说。

  潘宗海是慈溪市中医医院的一名主治中医师,也是去年我市援医黔西南的四名医疗专技人才之一,荣获了2018年宁波帮扶黔西南州“帮扶先锋”称号。生于1989年的他,在整个宁波安龙医疗组内年纪最小。把青春书写在黔西南的扶贫路上,2018年4月,潘宗海得知宁波将派出医疗组对口帮扶贵州安龙县,在征求了家人的意见之后,他第一时间报了名,成为了东西部协作扶贫项目的一员。为了支持丈夫的援医决定,新婚刚满三个月、从事医药翻译的妻子,也带着手提电脑和工作任务,一起来到了黔西南。

  到安龙后,他很快适应了当地生活,在县人民医院挂任安龙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副主任,同时兼任质控科副主任。医院刚迁新址,院内硬件设施等方面都相对完善,但是医务人员短缺、医院科室设置不够完善等问题也不容忽视。经过1个多月的深入了解后,潘宗海结合慈溪中医医院的经验,在医院质控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改进方案,得到了医院的大力支持。

  在安龙县人民医院的工作,除了每天的门诊和治疗外,下山看望偏远山区的贫困户也是家常便饭。一次偶然的机会,潘宗海和医疗队们在一户山区农民家中,发现该户的男主人因腿疾未得到及时的康复训练,而落下终身残疾。这让潘宗海唏嘘不已,“当时安龙没有一处康复理疗中心,因为条件的不允许,他的下半辈子就要与轮椅为伴,其家庭也少了顶梁柱,实在是可惜。”

  回到医院后,贫困地区残障群众因残致贫,因残返贫的状况让潘宗海久久未能平静。在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充足的准备后,他向医院提出了建设中医康复科的设想,立即得到了赞同。说干就干,经过近1个月的筹备,去年9月,安龙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成立,打破了当地这一方面的空白。同时,潘宗海也主动将帮扶期延长到了一年半,希望可以给安龙县人民医院新生的中医康复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培育期。

  科室建立起来后,潘宗海带了两个徒弟,主要以门诊的形式为病人服务。随着他们的精心治疗,很多患者的病症都得到了很大改善,科室还收到了一面锦旗,这给了潘宗海很大的鼓励。可问题也随之而来,潘宗海发现,虽然中医治疗价格较低,但还是有很多患者因为经济问题中止了治疗疗程,还有一些患者因为家庭偏远,治疗初显成效后就因为路途的关系放弃了后半程的治疗。

  今年三月,在医院的全力支持下,中医康复科病房应运而生,解决了部分贫困患者的燃眉之急。现在的安龙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已经成为了热门的问诊科室,一天平均要看近20个病人,这在综合医院中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主要病症还是以颈腰椎、关节问题为主,跟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湿冷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潘宗海说。

  今年10月,潘宗海的援医工作就要结束了。谈到“潘老师”的离开,科室里的康复师饶永江颇有些不舍,“虽然我比潘老师年纪大,但是他专业技术好,人也随和,我们都很敬重他。在他的手把手教学下,我们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潘宗海则表示,虽然援医的时间有限,但是并不会随着他回到家乡而终止,今后通过网络也可以让联系更密切。他动情地告诉记者: “这次的扶贫工作让我觉得自己已经是半个贵州人了。”全媒体记者 胡格格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返回]
 
 
· 贫困山村来了慈溪医生
· 扶贫路上,他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
· 她背上行囊远行 去点亮安龙的星空
 
·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助力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兴仁县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
· 慈溪市结对帮扶安龙县工作规划(2018-2020年)
 
· 多彩黔西南等你来
· 安龙:南明之都、荷香之城
· 兴仁: 放马草原、盛世苗家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C) 2005-2018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