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携手“黔”行奔小康 >> 扶贫故事
探索“飞地模式”开辟帮扶新路
——我市援黔干部黄国军的故事⑤
http://www.cxnews.cn  慈溪新闻网  2020-01-02 12:33

  有条件的就地落实项目,没条件的搞“飞地经济”,将财政帮扶资金投向发展前景好的地区和项目,入股分红资金以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兑现,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致富。黄国军的这一创新模式在2018年首次实施便直接带动了兴仁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946户3070人脱贫致富。

  兴仁市扶贫办社会扶贫股负责人岑育建参与和见证了每一个帮扶项目的落地与建设。兴仁市边远贫困山区往往“地无三尺平”,扶贫产业项目很难落地,适合发展“飞地模式”。“刚开始,村民因为不理解,积极性不高,光嘴皮子就要磨上半天,一户跑个三四趟是常事。”岑育建说,那个时候,他们天天往山里跑,向村民讲解项目利益联结的具体方式,直到他们真正了解。黄国军把这沟通的秘诀总结为八个字:“真诚交心,坦诚交底”,把诚意亮足了,把事情说清楚了,村民才会赋予信任。

  “他的思路非常开阔,做起事来又雷厉风行,用我们这儿的话说,是个实硬的人,像一辆开足马力的摩托车。”岑育建说,黄国军带来的不仅是新思路,还有新速度。“他时刻关注项目的进展,每天都会打个电话问问,督促相关部门抓紧进度,每月总要去实地查看两三次。”这份执着让岑育建甚为叹服。

  随着项目的推进,“飞地模式”的成效日益显现。2018年250万元帮扶资金入股的屯脚红心猕猴桃种植项目,为马马崖镇田边村35户贫困户提供了公益性岗位,每人年增收3800元。去年,又投入帮扶资金300万元建设气调保鲜库,入股分红资金带动屯脚镇和波阳镇40户贫困户创收。 “护林员、扫地工……这些公益性岗位每个月可以给贫困户创造1500-2000元的收益。”岑育建告诉记者,村民最为朴实,谁对他们好就记住谁,每次下乡去都很热情。

  岑育建这几天刚刚去转了转,2018年帮扶的500亩猕猴桃今年就有收成了,冷库也已经正常运作;屯脚镇食用菌种植项目已经出过一次菇……去年财政帮扶资金实施的项目共有36个,目前已全部完工。“我们是战友,更是兄弟。”岑育建说,同甘共苦1年多,情谊已非常深厚,期盼黄国军能早点归队,也好让牵挂他的村民放心。■全媒体记者 陆燕青 通讯员 顾燕颖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返回]
 
 
· 贫困山村来了慈溪医生
· 扶贫路上,他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
· 她背上行囊远行 去点亮安龙的星空
 
·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助力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兴仁县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
· 慈溪市结对帮扶安龙县工作规划(2018-2020年)
 
· 多彩黔西南等你来
· 安龙:南明之都、荷香之城
· 兴仁: 放马草原、盛世苗家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C) 2005-2018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