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携手“黔”行奔小康 >> 新闻速递
慈溪特色产业帮扶助安龙农民从湖中捕鱼到山上摘“金”
万峰湖畔,5000亩“黄金果”深山飘香
http://www.cxnews.cn  慈溪新闻网  2020-11-16 10:29

  编者按:

  2018年4月,慈溪与贵州黔西南州安龙、兴仁开启为期三年的新一轮扶贫协作,助力当地全力开展脱贫攻坚。很快,帮扶干部进驻,帮扶资金到位,帮扶项目落地,医生、教师、农技人员等一批又一批帮扶人员,也相继走进大山深处……日前,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走进安龙、兴仁两地的园区、基地、学校、医院、山村,见证大山深处脱贫攻坚带来的神奇蜕变。本报今起推出专栏“精准扶贫携手小康——黔路记行”,报道慈溪精准扶贫的实举实措,展示慈溪携手两地决胜全面小康取得的可喜成果。

图为李丙翔正在种植基地采摘百香果。 ■摄影 全媒体记者 陈利群

  昨天,艳阳高照,享有“万峰之湖、西南之最、山水画卷”之美誉的国家级风景名胜万峰湖沐浴在阳光之下。水碧如玉,绿波微澜;青山相伴,如诗如画。万峰湖畔的一片山地上,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的百香果种植大户李丙翔正和工人们一起采摘百香果,准备销往全国各地。

  如果没有这片百香果种植基地,李丙翔至今还沉浸在失去万峰湖网箱养鱼收入的失落中。而今,他却自豪地抬起了头,黝黑的脸上挂着收获的喜悦。

  我们的车子从安龙县城出发,翻过一道道崎岖山岭,驰过一段段陡峭山路,来到大山深处的万峰湖镇。李丙翔的百香果基地就在该镇纳颊村马打坟组黄泥堡上,去年起,他在这里承包了200余亩山地,种起了百香果。此时,满山果实飘香,表皮青黄的、浅紫的百香果挂满枝头。在一小块平整的山地上,堆放着大量果实,李丙翔正忙着指挥工人把百香果装入筐内,再装运上车。李丙翔告诉记者,两年前,他也是万峰湖中网箱养鱼的众多养殖户之一,依湖靠湖,网箱拆除后,感觉生活从此没了奔头。2018年该镇引进了百香果种植后,他在当地一个基地内学到了技术,去年底也开始种植,今年他的百香果亩产预计1000多斤。“现在是采摘旺季,今天已摘了1200多斤。”李丙翔说,下午一位广西南宁的客商马上要上门收购,只要果实品质可以,有多少对方要多少。短短几个月,他的百香果销售收入已达8万多元。

  “为提升生态环境,一场彻底整治万峰湖水体污染的‘清网行动’全面打响,到2018年上半年,湖内养殖网箱全部被拆除。”万峰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洪刚说,而该镇60%农户以网箱养鱼为生,这就意味着很多人将失去收入来源。百姓要赚钱,必须寻找新的产业,产业怎么转?资金哪里来?一系列问题给当地政府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一年,正是慈溪携手贵州黔西南州开启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之年,慈溪帮扶的百香果种植基地建设扶贫项目很快在万峰湖镇落地。

  扶贫干部进驻,帮扶资金落地。两地携手,短短两年,万峰湖镇的百香果种植基地迅速发展到5490亩。其中, 2019年,慈溪投入帮扶资金280万元;今年,又投入400万元,并成功帮助引进了300余亩的新品“黄金百香果”。

  首笔帮扶资金“花落”万峰湖镇最早引进百香果的种植基地——“优利优”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联社。当天,在万峰湖镇永和居委会云上组的大片山地上,记者看到像梯田一样层层往上的百香果基地,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慈溪援助的280万元资金,我们用在了设施投入上,这些百香果的架子都是。”指着眼前的基地,“优利优”负责人张松说,此举大大缓解了基地资金紧张的问题,发展迈开了步子。今年,在慈、黔两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的基地面积已发展到1000多亩,其中100多亩还装上了喷淋系统。目前,“优利优”还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分拣中心,在这里通过分拣、包装后,把百香果销往全国各地。去年,这片种植基地为张松带来了60多万元的收益。

  满山飘香的百香果,也为当地贫困群众打开就业之门,迈向了致富路。永和居委云上六组的王超福和岑占先夫妻现都在“优利优”工作。“我们夫妻俩在这里每年有四五万元收入。”王超福说,加上自己空闲时在家养蜂和林业站护林员的收入,一年收入十分可观,“以前出省打工照顾不到八旬高龄的双亲,现在钱赚了,家人团聚,两全其美。”

  车驰过盘旋的山路,翻越几座山岭,又一片百香果基地呈现在记者眼前。“这是今年我们帮助万峰湖镇从广西引进的新品‘黄金果’百香果,它品质更好,效益也会更高。”慈溪挂职干部、安龙扶贫办副主任陈泽辉说,今年慈溪又追加了40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百香果新品引进、大棚建设、种苗培育和产品深加工,推动万峰湖镇把百香果产业做大做强,帮助当地农户脱贫致富。

  产业帮扶催生了“黄金果”。“有了赚钱门路,有了支援资金,百香果产业越做越大,广大群众也重新找回了当年万峰湖里养鱼致富的信心。”万峰湖镇镇长刘洪刚说,今年万峰湖镇又新增百香果面积1030亩,使总面积达到5490余亩。如今,在百香果种植基地内, 300多名当地农户在这里打工赚钱,同时带动10多户农户也种起了百香果。当地政府还通过百香果基地租金分红的形式,让贫困户拥有土地租金和基地打工双份收入。据介绍,近两年,该镇平均每年从百香果收益中拨出100余万元分红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慈溪帮扶的680万元资金,6%以租金分红的形式分给了当地贫困户。

  “以前网箱养鱼的时候,水面上都是密密麻麻的网箱,上面还浮着一层脏脏的油。现在,你看湖水多清啊,这个旅游景点也越来越美了。”站在万峰湖镇政府门口,一眼便能望到万峰湖,该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崔正经笑了。他对记者说,现在,生态环境保住了,老百姓有了赚钱新门路,这正是当地政府和百姓最满意的结果。

  “帮助从事百香果产业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让他们带动更多的农户实现就业和学习种植经营技术,再让学到技术的农户投身百香果产业,到那时,带动效应将会更好,百香果产业也将走得更广更远。”展望百香果产业的未来,陈泽辉充满信心。■全媒体记者 陈利群 曾斌 通讯员 张天叶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返回]
 
 
· 贫困山村来了慈溪医生
· 扶贫路上,他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
· 她背上行囊远行 去点亮安龙的星空
 
·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助力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兴仁县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
· 慈溪市结对帮扶安龙县工作规划(2018-2020年)
 
· 多彩黔西南等你来
· 安龙:南明之都、荷香之城
· 兴仁: 放马草原、盛世苗家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C) 2005-2018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